易筋經和傳統的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一樣,組成了我國傳統的四大健身術。易筋經是一種以“伸筋拔骨 ,以形引氣”的健身方法,練習易筋經可通過調治肝膽來改善身體機能。在亞健康狀態的zl上,易筋經的伸筋舒肝,調暢氣血,調理“肝膽之所主”以恢復“肝膽之所用”的獨特之處,為亞健康的zl開辟了一條新路。
調理亞健康的機理:
(1)疏肝lq:肝所主之筋膜構成三焦,組成了人體氣血流通的道路,一旦肝的疏泄功能發生改變,則氣、血、津、精、液的流通就會因筋膜發生痙攣,松弛,阻塞,而導致不通或逆行,產生情緒低落、抑郁寡歡、急躁易怒、心中懊惱、焦慮緊張、睡眠不佳、記憶力減退、興趣及精力下降、不思飲食、ft腹瀉等表現。
中醫把亞健康狀態主要分為肝郁氣滯型和氣滯血瘀型兩型。此外,還有心火旺盛,痰濕內生,脾腎陽虛及心腎不交等多個證型。因此,在zl上,主要圍繞肝郁氣滯及氣滯血瘀兩型來進行論治。
練習易筋經可以充分舒展體內臟腑周圍的筋膜,使緊張的三焦通道得以舒緩、使閉塞的通道得以暢通,并且可以使連接關節的筋肉在一張一弛之間得以放松,通過zl肝之所主之“筋”恢復肝之所用。使肝氣通,情志暢,肝氣疏泄的功能恢復常態,肝氣郁結的癥狀得以xc。
因氣滯血瘀產生的瘀滯也由肝郁引起,因此肝氣郁結得到調理的同時,即可使血瘀的癥狀的到改善或xc,故通過易筋經的練習,可使上述肝氣郁滯的心理亞健康狀態及部分軀體亞健康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的緩解。
(2)調節肝藏之血:肝在靜止時血液就貯藏在肝體之內,運動時,肝就會合理的分配血量。《素問·五藏生成篇》云:“故人臥血歸于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于諸經,人靜則血歸于肝臟”。肝對血液有貯藏和調節作用,人體各種生理活動,皆與肝有密切關系。若肝藏血、調節血量的功能異常,就會出現肝血不能濡養之征,如兩目干澀、頸肩僵硬、心慌陣作、體倦乏力等一些軀體癥狀。
在練習易筋經的過程中,肝血可從肝體循經脈布散全身,使肝開竅的雙目及肝所主的經筋得到充分的濡養,使“俾筋攣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強,筋弛者易之以和,筋縮者易之以長,筋靡者易之以壯,即綿涯之身可以立成鐵”。《易筋經·內壯論篇》亦述:“內壯言堅,外強言勇。堅而能勇,是真勇也;勇而能堅,是真堅也。”并且易筋經可以通過筋膜的伸展練習而起到對臟腑調理的效果,使體質、體能和機體myl得到增強,使軀體不適的癥狀得到改善。此功法的練習可起hqhx、舒展筋脈、疏肝通絡、強健筋骨、明目聰慧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