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證的臨床癥狀以肢體痿軟不用為主。痿證可因濕熱肺熱、津虧、液涸.血虛、陽虛、腎虛等所致,概括起來不外虛實內外之分,其中以熱證、虛證為主。實證當以清熱利濕、散寒cs、hx祛瘀、化痰通絡等法治其標為主,虛證當以滋補肺陰.補益肝腎、健脾和胃.溫腎助陽等法為主。但由于痿證病因多樣,病情復雜,所以中醫在zl上靈活多變,辨證論治。
【基本資料】馬X,58歲,男,回族,已婚,寧夏石嘴山人
【主訴】頸肩部緊繃僵硬感明顯,身體不出汗,上肢肌肉輕微萎縮,力量減小,經常腰疼
【現病史】病情有2年時間,雙手提東西沒有力氣,提一會就要歇歇,活動量不小不出汗或輕微出汗,衣服沒少穿后背涼,手腳涼,早晨起床頸肩僵硬緊繃嚴重、腰疼、中午晚上減輕。
【zl史】患者未出現脊髓壓迫情況,服用B族維生素、ATP、輔酶A、肌苷等yw,有些效果但藥量逐漸增加后期效果以不明顯。
【辨證】四肢痿軟無力,見肌肉萎縮。伴有形寒畏冷,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脘腹脹滿,大便溏薄。
【證屬】中醫痿癥(西醫稱之為脊髓空洞),后天失養,脾腎兩虛,筋脈失養
【治則】健脾溫腎。御方生髓湯化裁:附子、肉桂、山茱萸等bs溫陽;黨參、白術、茯苓、陳皮等健脾lq,以利中焦;黃芪補氣健脾升清陽;加用馬錢子,并重用肉桂、附子等溫陽通絡;雞血藤、當歸、熟地等養血通;內有濕氣加用半夏、薏苡仁,木瓜、扁豆等祛濕。(以上中藥具體需按照醫生開方為準)
【飲食注意】忌辛辣、油膩、生冷、不易消化食物,忌綠豆、白蘿卜、柿子,忌肥肉、煙酒、濃茶,忌魚蝦蟹等海鮮類發物。
【zl效果】(注:一療程為一個月)
服用{dy}療程后,患者自身感覺手腳、后背寒涼情況有明顯改善;服用第二療程,頭暈耳鳴好轉,早晨腰疼嚴重癥狀減輕;服用第三療程,手腳涼情況以正常,上肢無力情況,頸部緊繃僵硬得到緩解;第四療程頭暈耳鳴,腰部疼痛癥狀消失,肌肉萎縮好轉;第五療程頸肩束縛感無,后繼續服用一療程,停藥。
[病機分析]先天不足,后天失養,脾腎兩虛;或久病侵及脾腎,脾腎兩虛,陽氣不足,筋脈、肌肉失去溫煦滿養而見肢體痿軟無力。陽虛無以推動水谷精微的產生及輸布,日久可致肢體萎縮,甚至癱瘓。陽虛無以溫煦,則形寒畏冷。腎陽虛衰,則有腰膝酸軟。脾陽虛衰,健運失職,則脘腹脹滿,食少納呆。清氣不升,則見頭暈耳鳴.大便溏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