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上海青年報報道,英語聽力采取封路除噪的方式也許再不會有了。相關渠道消息稱,新一代“通風隔聲窗”的面世,除了運用于一些鬧市或者緊鄰高架輕軌的小區外,有關部門還擬將之運用于校園和醫院,相關試點和推廣工作即將啟動。
研發單位之一的徐匯區環境保護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徐志東稱,隔音門窗的工作原理是將消聲體裝置做在兩扇窗之間,既減少占用空間,又能有效隔絕某種頻率的噪音,過濾了聲音的微風再通過內窗的百葉窗通道,吹進房間。
據了解,吸聲體一般可以將大多數中高頻聲音吸收掉,類似高聲叫賣、喇叭、汽笛、輕軌駛過等都在這個范圍,“試想,如果通風隔聲窗能運用在沿馬路的校園教室,那么高考其間,可以節省掉多少用以維持環境秩序的人力,那種頗多微辭的封路行為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徐志東透露,目前已經*此在和相關教育部門協商,可行的話,屆時將先行選擇幾家周邊環境惡劣的校園先行試點,爭取能逐步推廣,惠澤更多學生。
據了解,利用疊加風機的通風隔音門窗同時也非常適宜在醫院運作。不過,專家透露,由于風機的運作本身會是一個“噪聲源”,如何控制分貝數還有待*后的攻克,目前的難點,*是要找到適宜的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