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塑鋼型材行業正面臨著艱難的抉擇,應盡快從單純的價格競爭向技術競爭轉移,從盲目的規模擴張向追求效益提升轉變。
市場同質化競爭加劇
面對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以及政府對建筑節能的要求和塑鋼門窗技術的提高,將促使塑鋼在未來的門窗市場中占據更為重要的角色。但來自生產企業、建材市場的調查顯示,由于目前產品在規模上缺乏理性的控制,導致大量廠家的盲目擴張,在產品同質化比較明顯的形勢下,塑鋼型材門窗也進入了微利的行列。
面對上游原料漲價和下游房地產商擠占利潤,雖然一些中小企業產品品質技術以及加工設備都比較完備,但是卻面臨生存形勢嚴峻的現狀。塑鋼型材門窗企業在制造設備使用方面基本一致,導致企業之間產品同質化傾向明顯。
塑鋼門窗業危機四伏
目前中國塑鋼型材和門窗企業技術研發費用投入和技術人員數量遠遠低于****企業水平,對技術的漠視和技術人員的匱乏成為制約中國塑鋼門窗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專家指出,我國塑鋼市場目前正面臨著競爭過度、分銷渠道單一、顧客導向過于大眾化和企業運作管理弱等方面的挑戰,進行行業整合已經勢在必行。據了解,目前我國塑鋼型材市場的現實狀況是嚴重的供大于求。塑鋼型材業的年生產能力超過300萬噸,而塑鋼門窗的年生產能力則超過3億平方米,產能仍在進行新一輪的擴張。
在過度競爭的條件下,降低產品品質的低層次價格戰充斥著國內的塑鋼型材市場,而技術創新和新技術應用則被眾多國內企業忽視。同時,國外企業正在通過定制產品、拓展分銷渠道等手段進入更多的國內空白市場。國內的塑鋼型材企業可謂是腹背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