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空調陳工獲獎感言之三——感恩企博網
每個時代,都有其特征。有了互聯網,讓我找到一片天——或者說:我就是為這個時代而生的。沒有互聯網,至少我不能這么方便地做銷售,也不能這么方便地寫文章、發文章。
互聯網是什么?是地球村的一個窗口,是一個連接各民族和各個國家的信息集群,是一個讓全世界都在一起的地方,是一個溝通ljl的地方。在互聯網普及使用的今天則更是如此。
在我父親的那一輩人,大半都是文盲,而我父親僅僅學會了打算盤,認識幾百個字,便終生收益,不需要做那些粗重體力活,他的一生主要以技術活居多,這讓他的人生輕松很多。他的經歷告訴我,要學會利用工具,把握機遇。企博網恰恰是互聯網時代的{zh0}的工具。
企博網設計打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博客航母集群——jp(企業)博客、職業博客(含微博)、博客圈。
jp(企業)博客是博客航母的主艦,是對外的一桿大旗,劈波斬浪,它把握航向。
職業博客,是網絡的散兵游勇。聚,可以圍繞在企業博客的身邊,成為先鋒艦、護衛艦或者是偵察機,殲擊機,也可以登上主艦成為企業博客主艦上的一個成員——艦長、旗手、舵手、大副、二副、水手、輪機長等。散,可以在網海獨駕一頁扁舟——獨行俠是也。
博客圈是一個還沒wq開發的艦群。內,可聚集企業的內部人員,成為一個企業內部培訓與交流的內聚性博客圈;外,可聚集各種有同樣興趣和共同目的的散兵游勇,成為一個更為廣闊開放的溝通內外的發散性博客圈。
對整個互聯網(地球村的一個窗口)來說,企博網只是其中一個大社區;對某一個博客圈來說,在企博網這個大社區內,又是一個獨立的小型社區。
總地來說,依據博客圈的擴散功能,一層層地擴大交流圈子。首先是以公司為{dy}層小圈,各個職業博客(含微博)圍繞公司這個小博客圈開展活動;第二層圈子在企博網內部擴張,這個擴張可以做到層層疊疊、相互交叉的;第三層圈子在企博網外部(整個互聯網之內部)擴張。
我自認為我是比較熟練應用企博網的博客設計達成網絡營銷成功的目的的,但,網絡營銷之路說來話長,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可以說,是金融危機逼我走上網絡營銷之路的。
2008年金融危機襲來,銷售受阻,我公司苦苦度日,勉強維持,幾乎關門。萬般無賴之下,于2009年初,果斷地向互聯網進軍——開始網絡營銷之旅。
2009年3月開始,我在企業庫(慧聰網開發的)建了公司的網站,一直到8月份,都沒有在網上接單或者從網絡傳來信息。但我并未氣餒,而是堅持不懈地在網上繼續耕耘。8月空調旺季一過,往年這個時候就開始為銷售tt,公司也因此陷入僵局——沒有訂單、沒有工程,工人開始出走,自尋生存門路,公司一片哀嘆之聲。但就是這焦頭爛額之際,從網絡打來的詢價電話讓我欣喜若狂。8月9日,我記得清清楚楚,有個客戶打來電話,要我到他公司去看現場,我順便一問:“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呀?”
“網絡呀!”,客戶答道。
這就是我開始堅定信心做網絡營銷的開始。但是,到了2009年年底,我的網站流量仍然不大,每天只有2到3人次。我非常苦惱,然后,我在網上探尋解決之道,我通過搜索找到企博網介紹張有為的博客銷售,我一下子入了迷,連續幾天的閱讀、思考,并決定與企博網合作。很快,我就在2010年4月底,與企博網的客服QQ聯系,并決定開通jp(企業)博客。就是半年的時間,11月中旬,企博網舉行博客大賽,我帶病參賽,居然榮獲“sj博客營銷大師”大獎,感激之情真是無以言表。訂單則從幾臺家用機到10萬、到30萬、到100萬、再到500萬(洽談中),逐步上升。
企博網和許多同類網站一樣,都是依附于互聯網,難道其他網站就不如企博網嗎?難道企博網的功能非常強大嗎?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我在企業庫開的公司官方網站,至今每天的瀏覽量還在15以下,而我在企博網開的企業博客(jp博客),每天的瀏覽量從300到700,有時候會沖到1000人次!為什么發布的內容差不多,效果卻有天壤之別呢?我經過長期的觀察和分析,發現:問題出在企業庫的攔截功能上,也就是我在我的網站發布的文章到了企業庫,網民瀏覽后就只能停在企業庫,不能直達我的網站,因此,除非通過搜索直達我的網站的網民外,在企業庫瀏覽我的軟文的網民就不能計入我的網站的瀏覽量,這個不計算也就罷了,{zd0}的問題是網民不能停留在我的網站,就不能閱讀其它文章,就造成了王通大師所謂的“粘不住流量”。而企博網不同,將開放和包容的心胸顯示在功能配套的架構上,網民瀏覽我的軟文,不停留在企博網的表面而是直達我的jp博客,這樣,我的流量增加,企博網的瀏覽量也增加,同時,網民可能被其它軟文吸引,駐留我的博客,這樣,我的博客流量就明顯提高了。象這次企博網組織的博客大師大賽,參賽人員互訪成風,既增加了某個職業博客的瀏覽量(我的職業博客的流量就從日均63提高到198人次),同時,也增加了企博網的流量。另外,我的職業博客在參賽期間的訪友數量從參賽前的14人增加到現在104人!
說了這么多,那么網絡的未來究竟是屬于誰的呢?
我始終相信,網絡是屬于未來,是屬于70后、80后、90后的。在閱讀高總的《口碑——引發網絡狂歡效應》時,我一直在思考,網絡的去向與未來,還有生存之道。也許,我想到了,那就是內涵,一切事物只要有內涵,他就注定不會沉淪。所以,我從小就培養我那90后的兒子寫博文。
企博網與每一個企業博客、職業博客、博客圈都有一種互相助長的關系,只要你幫助企博網推銷,他就會把你推銷出去,放在搜索的前列甚至是首頁,讓更多的人了解你。這是一個互惠互助的過程,正所謂“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也就是這個道理。這也是企博網的生存之道。我的公司得到企博網的大力推薦,二上企博網“本周之星” http:///companymodule/weblog_viewEntry.do?id=7062276,也為我公司的博客帶來了大量的流量。
綜上所述,企博網給了我訂單、給了我榮譽。我是精神、物質雙豐收,沒有理由,我不感激。
當然,我要感謝企博網!它給了我一個發揮的平臺,給了我一個眺望互聯星空的地方。
備注:本文是我和兒子花2天時間修修改改共同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