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記者近日調查電子數碼市場發現,一些互聯網公司開始銷售“機頂盒”,客戶通過網絡購買,在家連上寬帶和電視機,即可享受“聯網看電視”。業內人士提醒,目前在售機頂盒的公司均未獲得廣電總局的牌照,一旦從嚴監管,這些產品可能被強行退市。同時,互聯網電視機頂盒目前還是一種實驗產品,市場不成熟,消費價格較高。
script language 南開區消費者張先生反映,去年通過網絡預訂了一款樂視網電視機頂盒,在家使用過,感覺“沒有電腦方便”,需要連網線,接機頂盒,電視機就相當于電腦的屏幕。內容方面,高清的視頻選擇并不多,沒有電腦上看得清晰。“消費者既需要裝寬帶,又要購買機頂盒,整體花費每月在100元左右,比現在的有線電視每月20元高出許多”,張先生這樣說。
document.url= 'http:///o53pr'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除了樂視網,小米科技公司、聚力傳媒、PPTV、愛奇藝等互聯網公司均在近期表示將推出互聯網機頂盒產品。銷售方式頗為特別,一般都通過互聯網發售,快遞上門,消費者無法在實體商店購買。
南開區一家家電賣場電視機銷售人員介紹,其實互聯網電視{zd0}的危機來自于牌照,雖然很多的家電廠家生產出了互聯網電視,也有能力生產機頂盒,但沒有牌照不允許上市、聯網、運營。
國家廣電總局去年發布的《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181號文),把互聯網電視機頂盒納入互聯網電視一體機的管理范圍,取得授權資質的機頂盒才能在市場上公開銷售。記者在調查中了解,截至目前,廣電總局僅發放了7張互聯網電視牌照,其中包括中央電視臺CNTV、杭州華數、上海文廣、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東南廣傳媒互動影視技術有限公司、湖南廣電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而一些躍躍欲試的互聯網公司如樂視網、小米科技等,實質上是租用相關公司的牌照,嫁接自己的內容,一旦廣電部門從嚴監管,這類產品可能被勒令退市。去年11月高調發布機頂盒產品的小米,就曾因涉嫌違反181號文件兩條規定,剛上市一周即被廣電總局叫停。
相關人士提醒消費者,目前互聯網電視市場仍不成熟,監管部門的法規尚不完善,大規模商業運營的制度環境和市場條件也不具備,一旦面臨牌照問題,消費者的退換貨以及退費權利難以保障,應謹慎購買此類產品。(記者李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