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生姜正處于青黃不接的時段,受供求關系等因素的影響,近期,生姜價格一路上漲,市場平均零售價格更是達到了每斤8元,這與6月份每斤5元的價格相比,身價足足漲了60%,讓經常去市場買菜的市民們再次感受到了“姜你軍”來襲的威力。
四個月價格漲幅超60%
“6月份的時候,生姜的價格還是每斤5元左右,到七八月份就漲到了每斤六七元錢,沒想到十一過后,現在竟然漲到了8元一斤,身價足足漲了60%。”家住鳳凰大街附近的市民孫女士感嘆道,本以為節后價格會降下來,沒想到反而一路上漲,都快趕上雞鴨魚的價格了。隨后,記者走訪了市區內的多家農貿市場和超市了解到,自從進入6月份以來,生姜的價格就一路上漲。
“像是老姜的價格,現在貴的都在每公斤16元左右,而像新姜的價格則每斤要便宜兩三塊錢。”在位于鳳凰大街西側的農貿市場上,菜販李先生表示,去年生姜的{zg}收購價格約為每斤1.5元左右,到今年6月份的時候,生姜的收購價格則達到了每斤3元至3.5元,而現在收購價格高的都基本上漲到了每斤5塊多錢。“今年立秋后,基本上沒怎么下雨,而生姜生長怕干旱,跟去年相比,產量下降了不少。”
生姜減產助推價格上漲
談到今年以來生姜價格連續上漲的原因,李先生分析道:“生姜光靠澆水是不行的,空氣濕度達不到,就長不好,加上前兩年生姜賣不上價錢,不少菜農都不種生姜了,導致生姜的種植面積大幅減少,產量上不去,價格自然就高。”據了解,2010年時,生姜價格就曾一度漲至每斤十多元,于是被人們戲稱為“姜你軍”,而后兩年,受姜價大漲誘惑,農民種植生姜的積極性高漲,不少農戶開始種植生姜,而高產量的供求又使得生姜價格一路下跌,便宜的時候,收購價格一路跌至每斤七八毛錢。
而姜賤傷農的后果,就是導致今年的種植面積減少。“像是生姜等農產品(000061,股吧)價格,除了受供求關系影響較大外,農產品季節性強、產量下降、市場信息不對稱等特點,以及惡意囤積,哄抬價格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都是影響其價格上下浮動的重要因素。”據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生姜價格多次在暴漲暴跌間輪回。由于農業生產的特殊性,往往一旦某種農產品出現價賤傷農,必然會出現下一年種植面積減少的現象,而這又為新一輪的價格上漲奠定了基礎。
蔬菜價格整體平穩,降多漲少
“現在生姜基本上還處于青黃不接的階段,而老姜的存量較小,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供小于求,價格自然會上漲,等到10月下旬,鮮姜大量上市,或許生姜的漲勢能夠緩解。”而與生姜較高漲幅的價格相比,蔬菜的價格則整體呈現平穩態勢,降多漲少。
在位于利群路的一家超市內,記者看到,蕓豆的價格每斤2.38元,較國慶節期間每斤四五元的價格要回落了將近一半。而像白菜、菠菜等應季蔬菜,價格則維持在每斤兩元以內。對此,超市銷售人員表示,“像是南瓜、白菜等都是來自于周邊地區,10月份天氣較為晴朗,本地菜生長也比較旺盛,供應量也很充足,因此價格也相對比較平穩,但與去年同期相比,蔬菜的價格還是漲了不少。”
(責任編輯:高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