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14年5月2日蘋果、三星專利侵權第二案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lb法院陪審團作出裁決,喬布斯生前誓言對安卓陣營發動的“專利熱核戰”已過去4年多。這4年里,蘋果與安卓的“眾兄弟”們在多國同時發起專利戰,堪稱“世紀專利大戰”。通過這些專利戰,曾經的手機新秀HTC“臣服”了,摩托羅拉被賣了兩次,三星僅在美國就兩度被判侵權。至此,人們不禁要問:蘋果發動專利戰的目的達到了嗎?“世紀專利戰”該結束了嗎?
還是讓我們先回顧一下蘋果發動“專利熱核戰”的歷史。
2007年1月蘋果推出了iPhone,并迅速獲得成功。在iPhone發布前夕,蘋果對其外觀設計、操控方法等幾乎所有創新點進行了全方位的專利保護,試圖通過專利牢牢圈住智能手機這塊“奶酪”。
然而,自2009年開始,HTC、三星等公司紛紛推出安卓手機,不僅外觀上與iPhone相近,而且操控方法與蘋果也比較類似。為保護自身利益,蘋果先后向HTC、摩托羅拉、三星等發起專利戰和“337”調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裁決HTC侵權,并頒發禁令,HTC由于專利“彈藥”和財力儲備不足很快妥協。摩托羅拉因自身原因難以對蘋果構成威脅。于是,蘋果將打擊重點轉向三星,兩者間的專利戰火迅速從美國蔓延到歐洲、亞洲、大洋洲等,并一發而不可收。
通過專利訴訟,蘋果有力地打擊了競爭對手,并獲得了高額的賠償金,但并沒有如喬布斯曾誓言的那樣“摧毀安卓”。相反,安卓始終占據全球近八成市場份額,并且在美國市場三星的份額還穩步增加,2014年{dy}季度市場占有率達27%。出現這種狀況,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大原因:
{dy},蘋果產品種類單一,無法滿足市場多樣性需求。雖然蘋果產品質量好,精美時尚,但價格昂貴,尤其是在當前手機平板二合一的發展趨勢下,蘋果仍然固守喬布斯單手操作的手機尺寸,自然給安卓陣營留出了生存空間。
第二,專利戰步伐跟不上產品更新速度,無法實現快速打擊。不管是ITC“337”調查還是法院訴訟,均需要漫長過程。即使相對快捷的“337”調查,通常也需要1年至1.5年時間,而訴訟需要2年,如果對方上訴則需再等1年至2年。而三星每年推出大量新品,每款產品僅銷售9個月至12個月,因此即使敗訴,頒發禁令對其影響也不大。
第三,技術的復雜性導致專利穩定性不確定,影響打擊效果。雖然美國專利商標局采用實審制,但由于技術的復雜性,專利穩定性經常受到質疑,給專利訴訟帶來較大不確定性。在蘋果與三星專利{dy}案中,蘋果精心挑選的認為三星侵犯的7件專利,其中3件可專利性受到挑戰,極大地影響了打擊效果。
不過,雖然專利戰難以阻止三星、摧毀安卓,但由于蘋果要求的賠償金額非常高,且通常要求頒發禁止令,專利訴訟本身又費時費力,因此一般企業難以承受,專利戰在一定程度上為蘋果穩住了市場份額,獲得了賠償金補償。相反,如果蘋果不發動這些專利戰,蘋果失去的將會更多。
盡管如此,筆者還是認為,面對亦敵亦友的三星,蘋果應當重新審視其策略,且“打”且珍惜。一方面,從2007年首次推出iPhone至今,部分當初很超前的專利技術如今已過時或即將被新技術替代,蘋果應當重新評估這些專利的價值,并根據評估結果采取更靈活的專利策略;另一方面,在以專利武器打壓競爭對手的同時,還應當繼續發揚其曾有的非凡創新精神,通過再次推出讓世人驚艷的產品而將競爭對手遠遠甩在身后,而這才是廣大果粉期待的蘋果。(周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