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日上線,截止2016年3月8日,e互助平臺累計募集互助金總額22,365,601.31元、累計注冊740027人,已經幫助50個不幸的家庭渡過難關。u 作為國內{zd0}的互助平臺,e互助運用創新思維將公益和保障有機結合,成為行業的標榜。
互聯網互助的力量讓我們心連心
隨著更多互助事件的完成,互聯網互助理念逐漸深入人心,e互助的可持續性發展能力也得到證明。相較上線之初的各種質問和懷疑,如今的e互助收獲了更多的信賴和擁護。我們素未謀面,但我們深信互聯網互助的力量讓我們心連心。
隨著“互聯網+”風潮的興起,新興的互聯網全民互助保障平臺——e互助,是會員規模最龐大的。其推出的“ka無憂”及“死神無懼”兩款產品,通過互助方式,針對癌癥、身故等高風險事件給全體會員提供保障。進入2016年,e互助又針對低年齡段的用戶推出“呵護寶貝”產品,預約人數短短幾天超過一萬。
可以換30萬元保障
搶到的一次微信紅包,購買一個蛋糕、半杯星巴克,上下班乘坐的幾站地鐵的價格就可以輕松換來高達30萬元的健康保障。e互助秉承“互聯網+”ka新模式,可以換30萬元保障。
隨著癌癥發病率的不斷上升,目前癌癥已經成為我國非正常死亡{dy}大原因,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zx1}數據披露,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已上升至為264.85/10萬。癌癥發病率及意外死亡率不斷高發,許多人群面對市場上其他需要付出成千上萬元高昂的保障費用望而卻步。
而如今的“互聯網+”的互助ka模式,每月可以輕松滿足健康保障,最多可以獲得30萬元互助金,可以說達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瞄準中國現有醫療保障體系的空白地帶
每年診斷出癌癥的患者中不乏中低收入人群,盡管隨著大病醫療的推行,國家醫療保障體系逐步完善,但覆蓋范圍有限,龐大的zl費用仍然成為壓垮整個家庭的{zd0}威脅,這就意味著絕大多數人,其實是暴露在重大疾病的風險之下,因病致貧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e 互助的目標是成為社會保障的補充體系之一。單純依靠自發獻愛心這種純公益的模式其實很難持續,無法保證每個人有需求的時候都能有善良的人們無償為他提供援助。e 互助將其變為一種“社會契約”,即他援助他人的同時,也得到一份承諾,在自己遇到困境時,也能獲得大家的幫助。
e互助會員年齡體系相對年輕
25-45歲的人群作為整個社會的主體,為這個社會貢獻力量,他們熱衷于社會公益,在不規律的飲食和作息中,也對健康保障有一定的要求,是e互助會員,更是忠實的粉絲。e互助平臺的會員平均年齡為30多歲,整個會員年齡體系都是比較年輕的。在這個平臺中,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約占60%,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關注度上,女性更勝一籌。
在附屬計劃上線后,獲得了廣大會員的歡迎,一人統管家庭健康賬戶,是聰明會員的{sx},一人搞定“附屬計劃”,全家健康包辦。互助均攤費用一個人來程度,從此再也不用擔心家人的保障資格丟失。目前,已經超過5000人參與了附屬計劃,參與人群還在持續增加中。總的來說,e互助會員年齡體系相對年輕,女性比例略高,很多用戶的家庭賬戶已經構建完成。
流程機制透明公開
e互助平臺一開始就本著公開透明的模式操作,嚴格按照監管協議監督資金的使用情況,平臺資金委托招商銀行大連支行全程托管,互助資金直達申請人賬戶,確保資金信息有據可查,透明可監督。
同時,平臺堅持對平臺運營的相關信息進行定期的日常披露及公示,尤其在每個互助事件的發起、互助金劃撥等公示環節,向平臺會員進行定向通知及告知,確保每位會員{dy}時間知曉互助事件的情況。e互助平臺的運作和管理接受全體會員監督,并成立e互助會員監督委員會,代表會員對平臺的運營事項進行監督。
關于e互助
e互助由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CNinsure Inc.(泛華企業集團)發起,是國內最成熟的互聯網互助保障公益平臺。e互助已經成降低大眾ka風險{sx},是社會保險的強有力的補充。本著“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宗旨,e互助平臺致力于將自身保障與奉獻愛心wm結合,力圖編織一個覆蓋中國所有中低收入家庭抵御大災、大病的保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