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工聯創國際裝備制造研究中心主任隆學武受中關村管委會的邀請,參加了“中關村特色園區智能制造領域座談研討會”,并圍繞“智能制造發展機遇與挑戰”,做了主題發言。
圍繞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智能制造的價值、發展機遇、面臨挑戰和園區發展建議,隆學武主任進行了系統闡述。
他指出,當下,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制造等概念火熱,事實上有些人對智能制造的認識并不深入。綜合美、德、中三個國家專家對智能制造的研究,智能制造本質上是制造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融合形成的信息物理系統,是一種新型的生產方式,這種新型的生產方式具備一定程度的“自主”功能。
中關村特色園區智能制造領域座談研討會現場
智能制造的關鍵是互連。我們知道,傳統工廠在開展了信息化、自動化甚至數字化等建設后,有效地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管理能力,但是制造、管理和物流等主要業務單元,并沒有wq打通(互連),形成了“信息孤島”,從而加大了管理難度、阻礙了生產效率的進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根本目的,就是要借助互聯網等裝備技術,讓信息孤島互連起來。
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滿足大規模個性化定制而不增加成本。隆學武主任說,未來人類生活需求多種多樣,個性化將逐步成為主流。傳統工廠可以大規模生產同質化(一樣的)的產品,而智能工廠由于其柔性化的特征,將能大規模生產個性化的產品,而其制造成本不高于大規模同質化產品。
{zh1},隆學武主任建議,在傳統制造業被疏解的北京,中關村管委會可以以智能制造為抓手,做好統一規劃,為北京制造業發展找到新的定位。
編輯:中工聯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