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車用紅外熱像儀行業市場占有率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隨著汽車智能化、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汽車安全輔助系統(ADAS)及智能駕駛技術日益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其中,車用紅外熱像儀作為提升夜間行車安全、增強環境感知能力的重要工具,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獲得了快速發展。本文將就中國車用紅外熱像儀行業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主要企業市場占有率以及未來投資前景進行深入分析,為行業投資者和相關企業提供參考。
一、行業概述
車用紅外熱像儀是一種利用紅外探測技術捕捉溫度差異并將其轉化為可視圖像的設備,廣泛應用于汽車的夜視系統、防碰撞預警、行人識別等領域。相比傳統攝像機,其在低光、雨霧等惡劣環境下的識別能力更優,能夠顯著提升駕駛安全性。
紅外熱像儀分為非制冷型和制冷型兩大類。,非制冷型紅外熱像儀因成本低、結構緊湊、易于量產,已成為車用市場的主流產品。
二、市場現狀分析
據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車用紅外熱像儀市場規模已超過30億元,預計至2025年將達到6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超過20%。這一增長動力主要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
1. 政策推動:國家對智能網聯汽車和ADAS系統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2024年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明確提出,要加快車用傳感器的國產化進程,鼓勵紅外成像等感知技術的推廣應用。
2. 消費升級:隨著消費者對汽車安全性和智能化需求的提升,gd車型開始標配紅外夜視系統,同時中低端車型也逐步引入相關配置。
3. 技術進步:紅外探測器芯片國產化率不斷提高,降低了整機成本,使得紅外熱像儀的市場接受度顯著提升。
4. 自動駕駛發展:L2級以上自動駕駛車輛對多源感知系統的需求增加,紅外熱像儀作為補充視覺、雷達等傳感器的有效手段,其應用場景持續擴大。
三、市場競爭格局與主要企業分析
,中國車用紅外熱像儀行業呈現出“外資主導、本土崛起”的競爭格局。國外企業在gd市場仍占據較大份額,如法國的ULIS、美國的FLIR、德國的InfraTec等,其產品技術成熟、穩定性強,主要供應豪華品牌車企。但近年來,隨著國產企業技術進步,本土品牌在中低端市場迅速崛起,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主要企業市場占有率(2024年數據估算):
| 企業名稱 | 市場占有率 | 主要產品 | 優勢分析 | ||||| | 大立科技 | 18% | 非制冷紅外模組、車載夜視系統 | 國內老牌紅外企業,技術積累深厚 | | 高德紅外 | 15% | 車載紅外成像系統 | 擁有自主紅外芯片技術 | | 天銀機電 | 10% | 紅外熱像儀整機 | 在軍民融合領域經驗豐富 | | 海康威視 | 8% | 汽車紅外攝像頭 | 背靠安防巨頭,渠道資源豐富 | | 其他本土企業 | 20% | 多樣化產品 | 價格優勢明顯,響應速度快 | | 外資品牌 | 29% | gd紅外產品 | 技術領先,品牌認可度高 |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外資企業仍占據近三成的市場份額,但在中低端市場,國產企業已形成較強的競爭力。未來隨著國產芯片和模組的進一步成熟,本土企業有望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
四、產業鏈分析
車用紅外熱像儀產業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 上游:紅外探測器芯片、鏡頭、電路板等零部件。其中,紅外芯片是核心部件,目前國產化率逐步提升,但仍存在一定差距。
2. 中游:紅外熱像儀模組與整機制造。中國企業如高德紅外、大立科技等已具備較強的模組集成能力。
3. 下游:汽車主機廠及ADAS系統廠商。主要客戶包括比亞迪、吉利、長城、蔚來、小鵬等新能源車企,以及博世、大陸等一級供應商。
隨著新能源汽車對智能感知系統的迫切需求,紅外熱像儀的下游應用正不斷擴大。
五、未來投資前景預測
1.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預計到2025年,中國車用紅外熱像儀市場規模將達到60億元,其中乘用車配置率將從目前的5%提升至15%以上。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提升,將顯著帶動相關傳感器的市場需求。
2. 產業鏈國產化趨勢增強
紅外芯片、探測器模組等關鍵部件的國產化進程加快,將大幅降低整機成本,提高產品xjb,進一步推動市場普及。
3. 技術融合與應用場景拓展
紅外熱像儀將與激光雷達、視覺識別系統深度集成,形成多模感知系統。,其應用領域也將從豪華車型向中低端車型、商用車、特種車輛等方向擴展。
4. 政策與資本雙重驅動
政府對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的支持政策持續出臺,同時資本市場對紅外成像、傳感器領域的關注度不斷上升,為行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六、投資建議
投資者在選擇車用紅外熱像儀項目時,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壁壘:是否具備紅外芯片、模組等核心技術; 客戶資源:是否與主流車企或Tier1供應商建立穩定合作關系; 市場定位:是否聚焦于高增長潛力的細分市場,如新能源汽車、商用車等; 成本控制:是否具備規模化生產能力與成本優勢。
建議優先關注擁有全產業鏈布局、技術自主可控、客戶基礎穩固的ltqy,如高德紅外、大立科技等。
2025年,中國車用紅外熱像儀行業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受益于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增長,行業有望實現規模化突破。對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而言,抓住智能汽車發展的窗口期,加快技術升級與市場布局,將是贏得未來競爭的關鍵。
(完) 報告撰寫單位:XX產業研究院 發布日期:2025年4月